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华人占75%的新加坡,为什么要灭了华语教育?

2022-12-01 16:42:34 593

摘要:“三点几了饮茶先”这个梗火起来之后,“饮茶哥”本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那面容粗犷,神情中又带着一丝严肃,配上战术风的眼镜和酷似“猫王”的长相,尤其是那一口地道粤语,这一系列元素都令人过目难忘。饮茶哥显然不是中国人或华裔,一个纯粹的老...

“三点几了饮茶先”这个梗火起来之后,“饮茶哥”本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那面容粗犷,神情中又带着一丝严肃,配上战术风的眼镜和酷似“猫王”的长相,尤其是那一口地道粤语,这一系列元素都令人过目难忘。

饮茶哥显然不是中国人或华裔,一个纯粹的老外怎么粤语说这么溜?恐怕是人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可乌鸦一开始了解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根据网友提供的各种讯息,只知道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网友上传的短视频,饮茶哥名唤Elvis。

哦,那乌鸦便想当然地以为,饮茶哥是马来西亚的印度族裔

若如此,他会讲一口流利的粤语倒并不奇怪了。毕竟在马来西亚,非华裔儿童进入当地华人子弟学校读书学中文已司空见惯,加上大马华人族群有不少祖籍两广地区的,粤语在当地的影响力一直是各华语方言里的翘楚。

然而,后来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此后有不少国内的网友去探访饮茶哥,连新加坡的《联合早报》都专门拍记者去采访后,饮茶哥的身份才终于被揭开。

首先,饮茶哥的真名当然不是什么Elvis,这只是当地人根据他的平时喜好模仿猫王(Elvis Presley)装扮给的昵称,此外他还有Elvis Cha Peelo这样的外号,因为他酷爱在三点定时喝拉茶(源自马来西亚的一种特色奶茶饮品),

他本名叫Guidip Singh(古迪普·辛格),祖籍印度旁遮普邦的锡克族人。他确实是出生在马来西亚,但16岁时就因为家境贫寒独自来到新加坡闯荡,给自己取了个正式中文名“阿星”,并在新加坡定居了下来,一待就是39年。

经历一番波折后,饮茶哥找到了一份海事技术员的正式工作,其主要职责就是处理杂七杂八的船舶事故、故障,像是引擎、发电机和泵出了问题,都得饮茶哥负责、

更糟心的是,饮茶哥除了要处理修机械外,还兼顾司机、小组长和顾问等多个工作,总之,饮茶哥的老板可谓是将他的价值压榨到极致。

饮茶哥自述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朝七晚十是常态,最夸张时全天无休。但这份工作,饮茶哥却干了30多年。

饮茶哥不想完全屈从于老板,于是他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茶歇,到时间就吃饭饮茶,不叼老板,这也是他发“三点饮茶”的个人短视频的缘故。

那么,重点来了,饮茶哥亲证,自己流利的粤语和不那么顺畅的“国语”,不是在马来西亚,而是在新加坡学的。这一点,让乌鸦倍感意外。

有人可能会问:乌鸦你是不是傻了,马来西亚学中文都没什么奇怪,那新加坡华人比例更高,也是祖籍两广的居多,呆久了会说粤语不更加正常吗?

(饮茶哥的B站账号开通,几日内粉丝暴增近四十万)

然而,恰恰相反,一个印度人居然能在新加坡学会粤语,那真是咄咄怪事。因为,新加坡华语和马来西亚华语现状,完全是两个世界。

1

1957年8月31日,英国殖民地的马来亚、沙捞越、沙巴选组成了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正式摆脱了殖民统治。

随后不久的1959年,新加坡也摆脱了英国的直接殖民,时任新加坡地区领导人李光耀认为新加坡难以独立存在,力主加入马来亚联合邦。

终于,在1963年,新加坡公投通过了加入马来亚联合邦,成为其治下的一个州,这个新组成的国家也定国号为马来西亚联邦

但是,联邦的执政者是马来族人,他们对这个华人为主的岛屿很不感冒,新加坡的加入导致了整个大马华人比例大幅提升,这让他们担忧华人将会彻底控制全国的经济命脉。

于是,马来西亚东姑政府在新加坡刚刚加入时就开始找茬,先以新加坡为全马人均收入最高地区为由,要求新加坡将收入的60%缴纳税款;这还不算,马来西亚还拒绝向新加坡开放沙巴、沙捞越的市场。

这时候,新加坡州长李光耀提出这个国家是“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这与当时马当局的“马来人至上,马来人的马来西亚”政策完全相左,同时国内接近一半的华人比例让东姑极为忌惮,不把新加坡赶出去,马来人特权怕会不保。

于是,马当局直接掀桌子,1965年8月9日,在联邦国会以126:0 的惊人票数宣布将新加坡开除出马来西亚,新加坡被迫独立。

独立后的新加坡,人口八成以上为华人族群,因此在制定国家官方语言方面,当时绝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主张,以华语为国语及全国通用语言。

身为华人的李光耀,却坚决阻止将华语作为国语。

他的理由是,新加坡的华人早已和中国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联系,就连文化上也日渐疏远,新加坡的土生华人虽然接受华文和华族传统教育,但认知和观点上,每一个人都属于马来亚人,每个人脑海中还是马来亚人意识,即便是被踢出了马来西亚联邦,这种意识也不会消失。

换言之,李光耀认为,为了“全新的新加坡民族”,必须摒弃对自己祖籍地的身份认同。

此外,李光耀还有个理由就是新加坡应该“民族平等”,新加坡还有两成的马来、印度等族裔,如果把华语列为国语,那岂不是就和马来西亚搞马来人至上一样吗?

但是,现代国家确立全国通用语言的需求并不会因此消失。华语不行,其他民族的语言同样有悖“民族平等”。那么李光耀是怎么选的呢?他宁可选择前殖民者的英语……

说得头头是道,实则是现实利益考量。英文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文莱有着巨大影响力,还能搭上英语发达国家的发展快车,何况新加坡小国寡民,地狭人稠,还陷入马来西亚、印尼等伊斯兰国家的包围中,这种孤立局面下,更不能刺激对方。

而新加坡虽为弹丸之国,却扼守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于是,李光耀大刀阔斧开始强制普及英语,新加坡城市里的华文招牌只能局限在官方建立的唐人街里,其他区域的路牌基本为纯英文,少数时候会写上中、英、马来、泰米尔四种文字,此外,新加坡的国歌则必须用马来语演唱。

总之,李光耀政府出于争他们所认知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考量,削弱华文影响,全面普及英语从建国伊始就是既定国策。

教育领域首当其冲,新加坡政府强令所有的华人小学、中心必须整改,教学语言要全部转为英文,如果不服从将会被强制关停,服从的则全部并入公立教育体系中。

虽然李光耀此举遭到了华人强烈反对,可无奈,在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执行下,到70年代初,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全面衰退,全坡再无一家以华文为教学语言的中小学

到了80年代,新加坡开始对新加坡唯一,同时也是中国以外唯一一所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南洋大学下手。

新加坡当局以南洋大学不符合国家政策为由,强行对学校进行关停。南洋大学创始人陈六使(政治立场比较亲新中国)不甘心华语在新加坡这个华人为主的国家全面衰败,他选择了抵制。

可无奈的是,李光耀政府最后干脆吊销了陈的公民权,南洋大学被强制并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校旧址上建立起了纯英文教学的南洋理工大学。

在新加坡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到70年代末期时,新加坡的华教彻底陷入全面衰退。

2

但就在同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又让务实的李光耀政府看到了发展的机会,发现全面废止华文教育那就是把赚钱的机会拱手让人。

于是乎,到了1979年,李光耀突然改弦更张,搞起了“讲华语运动”,提出要让华人族群的华语统一,并提倡要“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试图让存在巨大方言差异的华人族群提高凝聚力,同时为了降低华语学习标准,新加坡政府全面引进了中国大陆的简体字。

只可惜,十几年的激进纯英文教育已经在新加坡形成了以英文为第一用语的年轻人群体,其中不少人觉得,学华文太复杂,浪费时间,更重要的一点是,新加坡所谓的“重视华语”也仅仅限于“教育”范畴,华语不过是众多科目的一门而已,其他科目的教学语言和教材始终是纯英文。

家庭语言交流中,华语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衰退,虽然孩子因为父母的缘故还能听懂多半华语,但口语交流却普遍较差,父母说华语,孩子用英文回答已是常态,而随着70年代那批学生也变成父母,新加坡的纯英文家庭占比越来越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小受纯英文教学的新加坡精英阶层,也让英文在新加坡的地位至高无上,不会英文在新加坡是完全找不到体面工作的。

此外,新加坡的“讲华语运动”还造成了副作用,就是华语水平未见提高,各方言则在加剧衰退,现如今只剩下老一辈的人讲粤语和闽南话了,新加坡年轻人是华语和方言都不爱讲,最多不过能听懂而已。

那么,新加坡如此狂热普及英文,是不是人们都可以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文呢?

美国金融大鳄罗杰斯为了让女儿们学习中文,专门举家搬到新加坡居住,他是从资料上看到新加坡人口75%是华人,人人精通英文,这对于不通中文的罗杰斯是很有吸引力的。

可去了那边,罗杰斯才发现,新加坡人原来都说得一口“烂英文和烂华语”,当地多数人都在用所谓的“坡式英语”交流,这种英文经常语法不通,外来的英语母语者听起来都很费劲,只能做一些日常交流,一旦涉及深度,交流质量就急转直下。

虽然新加坡政府近些年来不断呼吁提高华语水平,将华语融入日常生活,可惜,积重难返,新加坡华人的双语优势很难再回到独立前的水准了。

新加坡如今的华语教育,小学一年级开始,华裔学生每周上几节华文课,到了中学,根据华语成绩,选择“高级华文”、“普通华文”、“华文B”中的一门,每周2节课。

等到进入初院或者理工学院,就可以彻底和华文课说拜拜了。而且据一些在新加坡上学的中国学生描述,最难的中学高级华文,可能也只有中国小学五年级水平,但这其实已经不错了,毕竟据保守估计,将英文作为第一语言的新加坡公民已经超过80%,华语对新加坡人来说不再是维系民族感情和文化的语言,完全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学习的外语。

新加坡标准华文普及每况愈下,方言更是衰退到极点,新加坡华裔族群都不大会说华语了,新加坡其余的马来、印度裔人群里还能有会华语的就极其罕见了。

正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饮茶哥能在新加坡学会一口地道的粤语才堪称奇迹,如果不是发自单纯的喜爱,真的无法想象饮茶哥学习的动力是什么。

当然,饮茶哥的粤语也都是和那些还会粤语的新加坡老街坊们学的,和新加坡年轻人只能选择英文交流。

不过,饮茶哥很早之前就在其海外的社交媒体上发表粤语短视频,由此可见,他社交媒体的朋友中上不乏有年轻的粤语使用者,而他在中国成名的那条“三点几了,饮茶先啦”的名场面视频就是出自马来西亚华人。

而大马(当地华人对马来西亚的简称)的华人以及当地的华文教育,是另外一个剧本。

3

早些年,新马泰出境游刚刚兴起时,去过那边的国内游客就有这种感受:新加坡人的中文水平只能日常沟通,而且经常无法表述,泰国华人则被同化得很彻底,只有专门的旅游从业人员会讲,唯独马来西亚华人都普遍可以讲一口流利的、略带闽南、潮汕或两广口音的华语。

大马华人群体可以说是除了两岸三地之外,保留最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华人族群。

但其实,华语在马来西亚碰上的困难,本来远比新加坡要严重得多。

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汉代,且到了元代已经有华人在马来半岛定居的记录。而大量华人移民的时期是在晚清至民国,许多人被迫离开中国到马来半岛给洋人做苦工,有的人就选择落地生根,永居马来西亚。

在人来人往世事更迭之后,在马的华人们参与了马来西亚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经历了这个国家的起与落,也逐渐融入了这片新的土地。

马来华人普遍重视子女教育,同时期望孩子不忘本,因此,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华人团体或者个人开始集资筹建独立教授华文的小学、中学

这些学校以华语为授课语言,在授课过程中也强调传统中华传统文化,这些学校英国殖民政府不但不支持,还始终给以打压。

(1969年,马来西亚5.13排华事件,数千华人遇难)

等到马来西亚独立后,处于统治地位的马来族政府却比殖民者更加变本加厉,宣传“马来人至上”主义,华人作为占比不到30%少数族裔,长期处在被打压的境遇,当局将一切优质的资源都以马来人为先。

对于这些华小和独中,马来政府甚是忌惮,他们的目标是马来语完全统治这个国家,其他的语言文字不配存在。

因此,华人学校不仅得不到政府一分钱的拨款,当局还不承认这些华人学校的统考文凭,即便这个文凭在大马以外基本得到全球公认。

1970年代后,马政府还实行了马来族学生优先录取的种族配额制(“固打制”);此后又通过大专法令,规定所有大学或大专学院必须得到最高元首和国会的批准才可以创办,几乎剥夺了华人民办学校的权利。

本文地址:http://www.lehuabao.cn/297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